面对未来感到悲观?公益人应抛开幻想,正视问题
日前,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唐昊于《南风窗》发表文章《我们的公益“黄金十年”》。2008年,公益开始进入公共生活,走入公众视野。在2008—2018年这十年间,公益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深度地改变了公共生活领域。
本文系资深公益人晏和淘的投稿,一位自2006年进入公益行业并工作至今的职业公益人,他的观察与思考。
(欢迎大家投稿,内容包括不限于:工作中的经验、思考与困惑。可后台联系小编,或发送邮件:info@nandu.org.cn)
备注: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文章头图来自《我们这十年》剧照。
前一段时间唐昊老师发表了《我们的公益“黄金十年”》一文,回顾了从2008年开始中国公益发展历程,他认为:2008—2018年是中国公益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而我有幸作为职业公益人,从2006年进入公益行业并工作至今。我那些早期的公益行业同事和朋友们,大多已经离开这个不属于自己的行业,开始了新的人生选择。一部分因为在公益行业所受到的压力和阻碍患上了抑郁症,也有一部分人依然在从事当时(2010年以前)所选择的行业,甚至依然在同一机构工作。
我进入公益行业已15年,虽然中国的公益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依然处在较为初级和粗放发展的阶段。
中国的公益行业
应该发展成为什么样?
唐老师讲到过去中国公益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其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国家的驱动和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红利。政府的鼓励政策包括以下方面:
一、《慈善法》以及税收等方面的政策鼓励公益行业发展。
二、对于大型头部基金会的政策及行政支持。
三、鼓励各地注册公益组织并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对其工作进行支持。
四、鼓励企业及商业领袖的资源及资产投入公益行业,并对其进行表彰。
在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的同时,前二十年商业领域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财富也通过滴漏效应进入到公益行业。在社会层面,众多高校纷纷设立社工专业,加大公益行业人才培养和输出;微信、视频等信息传播方式对于手机覆盖面的爆炸式增长也推动了公益话题的传播;这些原因都共同促成了中国公益行业前十年的繁荣,但这并不是公益行业自身的繁荣。
这不是一棵自我生长的大树,而是一株“人工施肥长成的庄稼”,它成长的方向完全取决于政策及商业这两位施肥者的所需要结出的果实,所以它绝不可能成为二者的补充,而是二者的影子以及延伸。
2022年9月份,我和另外三名公益伙伴对昆明36家区县级社会组织进行了走访,发现其中近30家机构的资金来源及项目,90%以上来源于政府采购。在对8家由企业发起基金会的访谈中也发现,大部分企业基金会往往会被看作企业下属的一个部门,甚至基金会的员工也完全由企业员工兼职。如果中国绝大多数公益组织都是由政府部门和商业领域进行孵化和管理,它怎么可能作为政府和商业领域职能的补充?
最近,我一直致力于推动自身机构成为一个“像基金会一样的基金会”,它既不应该是像企业一样的基金会,也不应该是像政府部门一样的基金会,当然更不能是政府部门和商业的叠加。公益行业常常被称为“第三部门”,所谓第三部门,也就是它所做的事情应该有别于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商业机构,凡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责之内的,公益行业既不必要、也不应该成为政府体系的下属职能部门;凡是商业领域所能解决的问题,公益行业也没必要去同商业领域竞争,不管在效率、规模还是驱动力上,公益行业都不具备任何同商业竞争的优势。
而中国的公益组织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即它不应该是像政府部门一样的公益组织,也不应该是像商业领域一样的公益组织。公益行业应该回应的是其本源的问题,即“公益组织为什么存在,它的使命是什么?”
一个公益组织的存在,必须是使命驱动的,它要回应我们的社会真实存在的那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政府部门以及商业领域所没有触及或者不能解决的。如果它没有很强的使命感,那一定没有存在的必要性,它随时可以被政府部门和商业产品所取代。近几年,中国公益行业出现了一些特别不好的现象,一些大型基金会把筹款金额变成衡量自己成功与否的主要指标,他们为了获取筹资方面的优势地位不断盲目发展项目,甚至在筹资领域占据垄断地位,而他们对于自己所支持的项目也以这些项目的筹资能力作为是否扶持的指标,并不关心这些项目是否真正的回应了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生存盲目追求社会热点问题,并没有真正找到自身存在的方向和必要性。
对于前十年的公益行业繁荣来说,政策红利是其土壤,而商业红利是其发展的肥料,在土壤肥沃而营养丰富的时代,不仅禾苗可以茁壮成长,大量的杂草也遍地横生。但是如果要让一棵大树真正地茁壮成长,它依靠的一定不是外部的培植与施肥,而是那种自身向阳而生强大的自然力。
一个真正的公益组织应该具备这样的使命感:因为有一个我一直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个社会问题让我日日牵挂,夜不能寐。而存在这些问题的地方,土壤往往是贫瘠的,是没有人涉足的,在这样的地方,有土壤我要去,没有土壤我也要去,当营养缺乏的时候,我会生长比较慢,但是我会依然扎根在那里,因为这才是真正需要我的地方。
公益行业人员的迷茫和焦虑
我身边的很多职业公益人对于当前的状况充满了焦虑,有一些朋友甚至患上了抑郁症。他们的焦虑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因为自己受到的困难以及障碍而对当下的形势感到失望,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充满担心,并为此产生了怀疑和迷茫。二是自身生存所面临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常常让自己感到无所适从。
有很多公益人觉得自己的想法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应该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支持。一旦在自己所在领域受到挫折,尤其面对政策和资源束缚的时候,第一时间就产生了应激心理,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甚至想做一名该领域的斗士。其实,这个世界对于新事物新话题从来都是保守和不易接纳的,它不是专门针对某一个话题或者某一类人群,而是针对所有的创新理念。
历史上大部分的科学创新早期都遭遇到世人的嘲讽和拒绝,有的历经百年才逐步被视为真理。社会对于商业的创新也极为残酷,甲骨文发布的《建立一个成功的创新议程(Having a Successful Innovation Agenda)》报告显示,亚洲创新项目的成功率不到20%,另外80%的创新都失败了。公益行业的话题为什么希望在初生时期就能得到所有人的接纳呢?既然公益行业常常标榜自己的话题创新,必然也要经受严酷的洗礼和验证,这是不足为奇的。有意愿长久投身公益行业的人必须做好这样的心理准备,不要因为遭受一点挫折就埋怨社会的不公,其实商业领域的艰难和挫折往往更甚于公益行业。
目前有很多公益行业人抱着悲观的态度。经常觉得当前的外部环境下,机构的工作和自身的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其实,公益人遇到的困难,在其他的行业也同样存在,而公益行业之所以有必要存在,就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容易解决,公益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一帆风顺不仅在公益行业不现实,在别的行业也不可能。
所以,公益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抛开幻想,正视问题,同时也要把目光更多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不是盲目的悲观。不要觉得没有经济繁荣和政策的支持,公益行业就会难以为继,社会和经济面临的问题越多,对于公益行业的需求也越大,公益从业人员必须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但是公益行业的人也要有清醒的头脑,公益行业是政府和商业的补充,我们绝对不是革命家,我们的任务应该着眼于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取代政府和商业的职能。
中国过去的三十年,经济和社会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个发展是粗放且不完美的,它遗留了很多问题。我以前曾经说过:公益行业并不是一片净土,它也有很多神棍。前十年的蓬勃发展,实际上是泥沙俱下,既有大量的商业活动披着公益的外衣,也有很多并不打算把公益当作职业生涯的人员跻身于此,仅仅是因为并没有其他更好的职业选择,而非出于职业取向和意愿。
2012年我写过一篇关于公益行业人才培养的文章,当时我认为公益行业最需要的是具备专业能力的人,而不是具有高尚人格的人,他们不是慈善家,而是一些能够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技能帮助爱心人士达成意愿的群体。距离我写的这篇文章已经过去了十年,我发现很多真正有很强能力和专业性的人已经离开了公益行业,一个人如果具备很强的职业能力,他在商业领域和体制内也能够取得个人的成功,但只有真正有情怀的人才继续留在了公益领域,这个经济效益并不占优势的领域。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遍地的商业英雄和暴富神话将变得稀缺,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度也会更加着眼于眼前,更加现实。没有了沃土和化肥,生命力不强的杂草也会相应减少,大量的机构和从业人员会离开公益行业,只有拥有笃定使命的机构才会留下来,慢慢长高长大,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五十年,最终变成一棵大树,这才是公益行业真正的发展。
我们当下所处的阶段及其使命
前十多年出现的公益行业的繁荣,政策红利是一个主要的推动力,因为外部环境的利好,大量的机构实际上一直躺在政策的怀抱中吃奶,他们连最基本的筹款能力都没有,一旦被断奶,这些机构将从公益行业里迅速消失。
而整个公益行业必须正面面对本来存在的那些问题,比如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程度不够,大部分机构没有筹资能力等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很多快速冒出的机构其实并没有回应真正的社会问题,而是盲目追逐热点问题,回应的是政策和舆论的需求,而不是弱势群体的真需求。
当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生重要改变的时候,公益行业也会发生改变,公益机构关注的话题同样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在前十年中曾经是重要公益议题的扶贫、助学等领域,在新的形势下可能不再是重要的话题。而随着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经济的增速放缓,会出现很多新的社会议题,公益组织应该及时发现新的社会问题并作出回应。公益不应该是社会发展的口红,而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拐杖!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公益机构及从业人员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使命,看看自己是否愿意真正投身于公益行业。不管贫穷还是富有,不管外部环境是容易还是困难,而不仅仅是因为这个行业面临的竞争和社会压力较小。如果对此确认无误,就应该面对新的社会和经济形势,明确当下外部环境下自身的任务。我认为,中国公益行业目前最紧迫的问题应该是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继续规范中国的公益行业环境。
前面的十几年是中国公益行业的起步阶段,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在粗放发展的同时遗留了大量的问题。过去十年里,有很多演艺明星进入公益行业,有很多商业领袖进入公益行业,也有很多公众人物和民间人士进入公益行业,他们往往依靠着美好的愿望。而中国的整个公益行业依然处在初步阶段,其效率性和专业度却依然需要不断提升。
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必将会进行一场行业洗牌,有很多机构将会在这次洗礼中离场,能够坚持下来的机构,除了有坚强的使命感和驱动力,必然要有较强的专业度和自身发展能力,否则就不能适应新的行业需求。因此,在机构治理、筹款以及项目执行上对机构的要求将会更高,面临外部经济环境的疲软,整个行业的工作也将会更加规范,不管行业和机构自身愿不愿意,这都是一个必然趋势。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公益行业出现了很多的丑闻,其原因既有行业本身的不规范,也有公众对于公益行业的认知不足。随着这些问题的暴发,公益行业已有很多思考和建议,因此产生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应该及时得到总结和推广并形成行业规范化,以减少和避免此类事件在未来的发生。
第二、继续提升公益从业人员的专业度。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的公益行业从业人数大大增加,很多大学也开设了社工专业的专科、本科和硕士学位。但这是一个新的行业,依然存在大量的专业人才缺口,而社工毕业的学生也依然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和积累。虽然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广州公益慈善书院以及南都基金会、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等平台,为提高中国公益治理水平和培养人才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这些工作依然不能解决公益行业快速发展和大量从业人员专业度不够的困境。中国公益行业的进入门槛相对其他行业还是比较低的,公益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大部分机构的专业程度依然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公益人才发展依然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过去三十年里经济快速增长造就了很多商业英雄,似乎只有商业上的成功才会吸引更多的关注,而经济发展速度逐步放缓以后,商业上的成功也没有快速发展期那么容易,获得商业的成功更加困难。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多元化也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商业以外的领域去寻求个人价值,这对于整个公益行业的人才素质提升将会起到推动的作用。国内就业困难将会让公益行业的职位竞争变强,把职业能力不足的人员逐步分流出这个行业,而商业大环境的变化也会让更多优秀人才进入公益行业,他们将会通过公益领域寻求个人的价值,而不再是以往的商业和政府部门。“宇宙的尽头是编制”这种理念也将会随着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体制内竞争的加剧和政策红利的丧失而逐步改变。
第三、真正辨明新形势下确切需要帮助的受益群体和他们的真实需求,避免形式主义的公益。
随着经济发展放缓,社会结构将会逐步完善。未来十年内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和前十年将会有很大不同,受益人群的需求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在过去的十年中“扶贫济困”一直是国内公益行业的主流,但是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未来的公益主题可能会更加多样化,甚至更加小众。以前没有受到足够重视的公益主题将会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甚至将会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局面,以往那种上百个机构一起做扶贫,一起做救灾的局面将会发生改变。
另一方面,伴随着政策及经济快速增长红利的消失,社会及民间资金进入公益行业的规模可能会缩小,公益行业也会从粗放型逐步转变为精细化管理,不能精准定位受益群体和需求的项目将会越来越难找到捐赠方。所以公益组织必须尽快完成转变,没有很强的使命感、无法精准定位社会真实需求的机构将会越来越难以立足。
未来十年,中国依然面临着更多社会结构的变化,也将会出现很多新的社会问题,对于公益行业的需求也会更加强烈,公益行业只有变得更加专业,更能着眼于社会变化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需求,具备更强的使命感,才能走得更远。
END
分享、在看与点赞,想拥有一个~